(m.xcstj.net),是蘇州外國語學校(www.sfls.com.cn)在昆山設立的首個分校,蘇州外國語昆山校區招生報名、招聘sflsks@163.com"/>
學急救知識,為生命護航——蘇外昆山校區“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發表時間:2019-03-08 09:22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歡樂的階梯。作為一名小學生,當發現身邊有人出現心跳、呼吸停止時,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是打120,還是打110?是手足無措不知怎么辦,還是幫助病人做心肺復蘇術?為了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提高學生急救技能,增強學生面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的應急意識,我校一年級實驗二班家委會成員孫瑞祺媽媽特邀請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臨床系專家馬醫生來我校小學部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為小學部全體師生上了一堂急救知識專題課。 小學生們正處在活潑好動的少年時期,經常會有跌傷、碰傷的情況發生,但他們年紀尚小,閱歷經驗較淺,對突發事件的防范能力差,一旦有意外事故發生,如果現場沒有老師或專業的醫務人員,實施急救的只能是自己或在場的同伴。因此,馬醫生選擇為同學們講解救護的基本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心肺復蘇的急救方法,使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自救與他救。 馬醫生利用多媒體手段,分別介紹了心肺復蘇的重要性、止血包扎的基本要領和骨折固定的方法等。重點講解了緊急救護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在講解過程中,還結合教學模型進行了實踐技能的操作和演示,詳細介紹了操作中的每個步驟及要點,包括緊急呼救、體位擺放、心臟按壓位置、按壓手法和有效人工呼吸姿勢等內容。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同學們對應急事件的處理有了一定的認識。 講座過程中,每位同學都一臉嚴肅、認真聆聽。從孩子們若有所思的臉龐上可以看出,急救知識講座不僅給大家帶來了應對突發事件的寶貴知識,也帶來對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 為了加深同學們的印象,馬醫生請同學們上臺進行模擬示范,通過演示和現場互動,讓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在遇到突發意外時,該如何正確展開自救互救,以及救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急救黃金時間。 1.心肺復蘇。馬醫生用假人模擬做實驗,手把手教孩子們如何做胸外心臟按壓。 2.止血包扎。同學們了解到除了治療小創傷的創可貼之外,還可以用紗布、紅領巾等可利用的布類做包扎。 3.骨折固定。當遇到外傷時,而身邊沒有專業急救人員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造成二次傷害,應保持身體不動。 生命無價,生命也無常。在蘇外,我們不僅要求老師們必須掌握必要的急救健康知識,更希望通過開展急救知識講座活動,幫助孩子們學習應急救護的基本知識,提高自救能力;提升孩子們救助他人、奉獻愛心的責任感;同時,增強小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啟發孩子們對生命的敬畏。 教育的魅力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和啟發。一堂生動實用的急救知識講座,正是蘇州外國語學校昆山校區主張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的體現,也是孩子們生命成長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祝愿孩子們都能在美麗的蘇外昆山校園里安全、快樂成長,在成長中懂得尊重與寬容,練就自信與堅韌,體悟生命的意義!
文章分類:
校園新聞
|